国务院发文:举报老板干违法的事,不仅奖励还保护你( 五 )

由于上海此前已经开始推行食品安全领域的“吹哨人”内部举报奖励制度,因此该员工的行为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表彰——他获得了12万元的奖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举报后遇到的实际生活困难。

无独有偶,2014年,曾有媒体报道,安徽蚌埠的举报者爆料某无证小作坊非法生产超量添加亚硝酸盐的红肠。执法人员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当场查获私设卤水加工厂,无证生产的红肠等食品。“这是安徽省实施‘吹哨人’制度以来,首例因内部员工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而被逮捕的企业负责人。”安徽省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整治“保健”市场已引入“吹哨人”制度

从上述案例看,“吹哨人”制度一经“激活”,的确会产生相当大的威力。未来,又有哪些事关公众利益的领域可能会引入内部举报人、“吹哨人”制度?

采访人员注意到,目前不少职能部门和地方对在医药、金融等领域引入“吹哨人”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划。

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主要负责人就在通报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情况时介绍,市场监管等部门将进一步关注容易发生“保健”商品推销活动的社区、公园、广场等区域,以老年、病弱群体的“保健”类店铺作为重点,引入“吹哨人”制度和举报奖励机制,破解会销等营销方式的隐蔽性,重点查处对商品的成分、性能、功能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广告宣传行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