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短视频网红必遭流量反噬( 三 )

2019年9月6日,改名后的《暴走大事件》在第六季最后一期节目中给“网红王尼玛”办了场葬礼,视频中王尼玛的头套放在相框和鲜花中央,台下是身着黑衣的“2000名”员工,葬礼主持人在致辞中称“这个曾经谈笑风生不可一世的头颅,因用脑过度,引发各种病,然后与世长辞”,这时视频中的员工在落泪,而外界则解读为官方宣布团队解散。

整改后的“办公室小野”内容方向将如何?节目效果将怎样?现在还没有答案,不过手握海量粉丝的网红们为何一旦事发就会快速衰落值得反思。

一、晕轮效应下,被“逼”而成的网红天生速朽

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图灵奖双料得主赫伯特·西蒙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这就是注意力经济,在注意力经济中,网红因为能高效吸引眼球成为主力。所谓网红,指因某事件或行为在网络上突然被大量粉丝关注而成为网络红人。

网红并非自发产生,而是因某个特质被放大,在媒体、网络和网民的共同推动下产生,是被“逼”而成,它随互联网发展而发展,并在人口红利消失和流量见顶的当下被热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