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壬辰战争如何影响了之后五个世纪东亚世界的走向?( 五 )

明朝意识到努尔哈赤的威胁越来越大 , 但是由于明军深陷朝鲜 , 无法抽身 , 因此除了安抚 , 别无他法 。 努尔哈赤安静了一段时间 , 在此期间巩固自身的地位和实力 , 明廷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毫无作为 , 它知道将发生什么 , 但是没有足够的资源去阻止 。

1616年 , 该来的还是来了 。 努尔哈赤起兵反叛 , 建立后金 。 然后他开始扩张自己的领土 , 派军队占领明朝边城 , 迫使朝廷不得不做出回应 。 1619年 , 明廷倾尽全力集结起一支九万人的军队 , 在复出的经略杨镐的率领下出征东北 , 希望能够一举击败努尔哈赤 , 重新控制这片土地 。 明朝同样希望属国朝鲜派军支援 。 汉城派出了一万人 , 不过有所保留 , 因为它很清楚现在的明朝已经式微 , 未必能取胜 。 因此 , 受命统兵的两位将军(其中一位是在与日本人的战斗中表现不俗的金应瑞)接到命令 , 战斗开始后尽量后退 , 如果战事不利可以投降 。 实际上 , 他们确实是这么做的 。 对明朝而言 , 1619年4月的萨尔浒之战是一场噩梦 。

当朝鲜人按照汉城的指令拖延进军时 , 努尔哈赤的骑兵集中兵力接连挫败了明军的四路攻势 , 四万六千名明军士兵和包括“大刀”刘在内的两名总兵官殒命 。 第三名总兵虽然在第一次的屠杀中侥幸生还 , 但是在随后的交战中丧命 。 第四位总兵李如柏被言官弹劾 , 自杀身亡(他在1593年参加过壬辰战争 , 在兄长李如松的麾下服役) 。 经略杨镐被朝廷追究战败之责 , 系狱九年后问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