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研究·早间播报】建材/银行/零售/电子/传媒(20190924)( 三 )

风险提示:

1. 企业盈利大幅恶化影响银行资产质量;

2. 金融监管大幅趋严。

摘自:《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出台,略有宽松鼓励标准化投资》

对外发布时间:2019/09/23

研究报告评级:维持“看好”

本报告分析师:王一川 SAC编号:S0490514070001

零售·李锦

从高鑫中报看生鲜到家业务发展

生鲜到家:依托实体扩容,平台型和前置仓模式快速起量。不同于B2C生鲜电商模式,我们认为生鲜到家模式,无论是平台型还是自建独立APP,其规模体量均高度依赖于线下布局于最后一公里的门店、前置仓的扩张速度,而由于平台型生鲜到家模式,其能够批量化对接和数字化改造实体超市,前置仓模式又较店仓一体化模式而言,标准化复制扩张难度较低,叠加资本助力下,2019年平台型生鲜到家模式、前置仓模式月活跃用户数量攀升较快。超市到家:投入成本较小,初期获客较易。平台型生鲜到家模式的代表是阿里体内的淘鲜达业务,当前淘鲜达已在淘宝APP位于首页的一级流量入口,接入淘鲜达平台的超市数量超900家,高鑫零售在2018年底全面完成淘鲜达的上线,凭借强快消供应链和SKU品类的丰富性,高鑫到家业务快速发展,至2019H1单店日均订单量达到700单,门店改造效果逐步彰显,GMV口径的收入增速已经转正。我们认为,大卖场增设到家业务,相较于其他单独到家业务模式而言,前期改造投入较小、试错成本较低,品类多样性和一站购物的特点使其客单价相较于小店而言较高,也使其每单毛利额覆盖配送成本的能力相对较强,后期盈利和效率的提升主要来自:单量扩大使得每单折旧摊销成本逐步规模化,用户复购提升推动引流成本的逐步缩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