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波:小区飞信凭什么成为社区商业黑马( 三 )

朱晓波见证并身体力行地参与了社区商业大爆发的阶段。最初,他做的是社区电梯广告业务,模式很简单,从小区物业那里租得电梯广告位,然后向商家收取广告费。这个生意刚开始还不错,但毕竟门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随着同类公司越来越多,最终演变成了低价竞争,恶性循环之下,利润越来越薄。

何况,这个领域还伫立着两大巨头——分众传媒和新潮传媒。巨头下沉二三线城市,跑马圈地,已成燎原之势,朱晓波的生存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

朱晓波决定提升竞争能级,转而改做技术含量更高的社区产品服务。当时正值“智慧社区”概念火热,朱晓波拿下了一个“智慧社区”项目在常德的代理权,试图以智慧安防为切入口,为物业、业主、商家提供智慧化的社区生活解决方案。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朱晓波团队投入所有精力做地推,培训物业人员,可一年下来,下载APP的业主用户不到1万。至于变现盈利,更是镜花水月。

日子难过的不只是朱晓波,当时很多自以为站上了风口的社区O2O项目都死掉了。朱晓波反思,为什么社区商业这个万亿级市场,却成了创业者的坟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