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厂调查:一只盲盒如何从10元炒至千元?( 七 )

有人是“喜欢拆盒子的感觉” , 如果拆到自己喜欢的形象 , “够我美上一天” , 拆不到的话那就继续买买买 。

这种未知的诱惑 , 科学解释为:不确定的刺激能够加强重复消费 。 王广永认为 , 盲盒有点像小时候吃小浣熊干脆面集卡片的那种感觉 , 方便面不是重点 , 重点是集齐里面的卡片人物 。

但在狂热程度上 , 盲盒完胜集卡 。 闲鱼报告指出 , 过去一年平台有30万盲盒玩家交易成功 , 盲盒爱好者是水浒卡爱好者的25倍 。

此外 , 盲盒的社交属性也不可忽略 。 在闲鱼可搜得多个带有“盲盒”、“泡泡玛特”等字样的鱼塘 , 部分鱼塘用户已经达到数万规模 。 如泡泡玛特鱼塘 , 人气已达74.2万 , #晒泡泡玛特藏品赢盲盒免费抽#活动吸引众多用户参与 , 如“金三少yk”晒图 , 公仔“爆柜” , 自家已经“没啥地方能摆了” 。

闲鱼上的盲盒玩家晒图

还有粉丝效应 , 漫威、迪士尼、Molly、独角兽等IP在吸引消费者为信仰买单 , 倘若流量明星与盲盒结合 , 更能让粉丝为之疯狂 。 上个月瑞幸咖啡发布周边新品 , 用户可通过消费获得刘昊然形象盲盒 。 首发当日 , 瑞幸App因短时间内大量订单涌入一度陷入崩溃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