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度+JD+爱回收+叮当+美团为例:从产品背后反推定价、驱动完成交易的策略( 六 )

(PM大白话:说白了,丢了100元和捡到100元相比,前者更容易让人产生“刻骨铭心”的感受。因为对损失敏感,商家就可以利用这个办法去提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面试观点,可以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利用这个心理来进行定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激起用户的损失厌恶,一种是规避用户的损失厌恶)

【面试具体迁移案例,比如让你举例】

比如:强调“最后一天”能激起用户担心错失报名的损失厌恶,强调“考不过退费”会规避用户担心学费打水漂的损失厌恶。所以,无论是激起还是规避,都会促进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比如一些营销课,他们设定每报名超过一定人数就涨一定价格,我的很多朋友都因为这种设定而报了名。这显然要比降价、打折、优惠卷等促销手段强了不知多少倍。策略作用:对应到上面的案例,损失厌恶心理已经初步的让用户产生了购买欲望。

定价策略2:锚定效应

原理:大白话说,就是把价格定基准,若高于参照物,就觉得贵不想买,价格低于参照物,觉得很划算就会购买,而参照物的价格,就是“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