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从高光到失落,魅族越走越远( 二 )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细分市场研究及重点企业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从2017年底开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由“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在此背景下,各大智能手机品牌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发展到现在,它们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状态。

多年的价格战、性价比战、中高端战之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已经趋于稳固,在这其中,华为、小米、OPPO、VIVO四家成功“登顶”,成为踩在一众国产手机品牌之上的“赢家”。但“华米OV”之外的其他品牌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在行业“马太效应”之下,头部品牌正不断挤占市场份额,落于人后的中小品牌们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不断挤压。

IDC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比去年同期下跌了6%。具体品牌表现上,华为同比增长27%,市场份额已达37%,位列第1;VIVO、OPPO、小米、苹果紧随其后,市场份额分别为18.7%、18.6%、11.9%、6.7%,“华米OV”以及苹果之外的其他所有中小智能手机品牌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市场总份额只有7.1%。

而在2018年的第二季度,其他中小品牌的总市场份额还有12.6%,头部品牌之外的其他品牌下跌态势十分明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