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丨重庆出发“运全球”, 生意做遍全世界( 七 )

相关

重庆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容 已遍布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经济高速发展。采访人员从市商务委获悉,在过去35年里,重庆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5%,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3.9%,进口年均增长29.5%。

贸易结构

向高新技术产品等转变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直到1982年,由于没有进出口权,重庆的外贸工作主要是按国家下达的外贸收购调拨计划组织收购出口货源,所收购的出口商品主要调往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出口。

1983年重庆成为经济计划单列城市,获得直接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权限,当年全市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3168万美元,其中出口2844万美元、进口324万美元。

在随后的35年里,重庆一方面推动汽摩、装备制造、综合化工、能源等传统制造工业加快对外开放,提升产业外向度;另一方面围绕建设“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内陆加工贸易基地,成功引进“5+6+800”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加大技改研发,发展自主出口品牌,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和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实现了从上世纪80年代的初级工业品和农副产品出口为主,向当前的以笔电、智能穿戴设备和打印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以汽摩、通机为主的工业制成品的结构转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