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便捷的背后 安全问题还有几重关?

“刷脸支付”正成为移动支付的新赛道。当前,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巨头正竞相发力布局“刷脸支付”市场。近日,央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刷脸支付”线下已基本具备试点应用的条件。采访人员了解到,有关部门将发布人脸识别领域相关金融标准,以明确人脸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利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

“刷脸支付”便捷的背后 安全问题还有几重关?

图1/2

“刷脸支付”所运行的技术支撑来自于人脸识别技术,而这一支付新模式之所以近年来迅速兴起,原因在于它首先能为使用该模式的商家提供增益,以自动支付替代收银员,减少人工成本。而对于客户而言,使用“刷脸支付”能够减少长时间排队等待时间,消费体验更好。

而支付巨头们对“刷脸支付”模式的推广,不仅能够实现“卖货”——向商家销售刷脸支付设备获取收益,更重要的是获得“人脸”相关数据,并结合用户其他数据,从而为后续的用户画像深度研究、大数据沉淀和分析提供基础。

然而,相比于传统的密码支付,人脸是个体最为明显的生物特征之一,一旦被盗用、滥用,对用户隐私和资金安全的危害性更大。前一阵子换脸软件“ZAO”所引发的争议,正反映出公众对于人脸识别技术滥用所带来巨大风险的担忧。面部数据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移植到其他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是否会导致大量的用户“人脸支付”盗刷事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