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平头哥”首发AI芯,新竞争格局初现( 三 )

平头哥首秀

阿里一年前成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是其正式对外释放造芯的信号,不过,阿里造芯的野心更早于平头哥诞生。

过去几年,阿里集团投资了5家芯片公司,分别是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Kneron)以及翱捷科技(ASR)。2018年4月,阿里收购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阿里巴巴中天微首席技术官孟建熠此前接受《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提到,阿里对于AI芯片的规划由来已久,“阿里有很多AI应用场景,AI芯片能够提高算力水平和能效,带动应用和场景发展。”

自研AI芯片,有不可跨越,非走不可的流程,包括研发、流片、测试验证、量产、反馈迭代,步骤繁琐,因此不少公司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进行前期准备,但阿里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已经进入量产环节,从研发到成功流片的时间,甚至控制在10个月内,多位芯片行业人士都告诉《财经》采访人员,巨头公司可以多方位多资源配合,创业公司很难做到这样的速度。

阿里的优势在于,有钱、有人才、有技术、有场景。阿里本身有AI算法和算力的实力积累,旗下庞大的业务生态提供了海量大数据与丰富的应用场景,此外,阿里在过去几年不断引入相关的行业人才,其中代表人物是深度学习框架Caffe的创办人贾扬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