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平头哥”首发AI芯,新竞争格局初现( 四 )

此前,造芯的硬件公司与软件公司之间有一道鸿沟,难以逾越,但今天这个界限已经开始模糊,越来越多被认为是软件公司的科技公司,加入到造芯运动中。

巨头科技公司造芯的代表,在国内是华为和百度,在国外有谷歌和亚马逊,华为在芯片行业积累已久,旗下的海思芯片在视觉识别领域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目前AI技术落地的主要领域就是视觉识别,这也是含光芯片的重点方向。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阿里推出含光芯片是在向华为发起正面竞争。

但阿里将芯片搭载在云服务上,则更像是谷歌和亚马逊的做法,谷歌的TPU芯片已经推出第三代,搭载在谷歌云上;去年11月,亚马逊宣布推出云端AI芯片Inferentia,并计划于今年年底上市。

谷歌、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造芯的共同目标,都不是卖芯片,而是通过AI芯片,优化云服务,提高在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地位。

中科院自动化所高级工程师吴军宁告诉《财经》采访人员,目前AI的主要应用,都在互联网巨头公司手里,此前芯片厂商已经开始为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巨头公司自己就有足够体量的应用,自己来针对这些应用做芯片,效率会更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