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入双枢纽时代( 二 )

1980年,首都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出港大厅。胡敦志摄

北京“飞”入双枢纽时代

90年代,首都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本报特约摄影 马文晓

北京“飞”入双枢纽时代

2012年,航拍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本报采访人员 李继辉摄

本报采访人员 董禹含

昨天,“钢铁凤凰”展翅腾飞,大兴机场、首都机场两座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南北遥相呼应,北京“飞”入双枢纽时代。

走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白色主色调包围中,C型柱与屋顶装饰板形成梦幻般的高大空间。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屋顶,主要以8根上宽下窄的C型柱支撑,阳光透过头顶的玻璃洒进整个航站楼。吊顶从侧面到顶面连续变化,形成“如意祥云”的肌理,与地面拼花石材的“繁花似锦”上下呼应。登上航站楼五层中央浮岛俯瞰,壮观场景令人震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