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飞”入双枢纽时代( 三 )

这座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体量相当于首都机场1号、2号、3号航站楼加起来的总和。

大兴机场67公里之外,位于顺义的首都机场,不到50秒就有一架航班起降。这座1955年破土动工、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民用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这里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亚特兰大机场。

京津冀区域的人口规模及经济增长带来了旺盛的航运需求,尽管超负荷运转,首都机场依然无法满足。据测算,北京地区航空客运需求2020年为1.4亿人次,2025年为1.7亿人次,2030年将达到2亿人次。

2015年9月大兴国际机场动工兴建。根据民航局发布的北京“一市两场”协调方案,新机场将在2021年和2025年分别实现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7200万人次;首都机场将在2020年至202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8200万人次。两座机场均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跟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超大城市一样,北京也跃入 双枢纽时代。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