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为何下调恒大评级?非地产支出增加,销售持平,短债压力( 二 )

惠誉为何下调恒大评级?非地产支出增加,销售持平,短债压力

对于评级下调,财经评论人士严跃进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类似评级结果反映了外部投资者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多元化产业发展下的资金运用和负债结构、地产业务销售业务的可持续等问题。评级本身也有助于相关管理者近期调整经营策略,尤其是涉及到住宅去库存、新能源汽车业务推进等方面。不过预计到了四季度,随着全国金融环境的改善,相应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将有望提高。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首先恒大在2019年的销售涨幅明显放缓,流动性弱化,这种情况下,被降低评级是正常现象。其次从行业看,房地产企业全行业资金收紧也是趋势,销售放缓下,持续出台的资金监管政策对房地产资金链将形成考验。第三:从趋势看,年末是房地产企业偿债高峰期,有可能更多的企业会被下调评级。对于企业来说,抓紧卖房回笼资金成为趋势。

不过国内机构对于恒大的仍积极看多。海通证券的研报表示:受交楼面积下降影响,中国恒大上半年营收利润下滑。其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26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4%。其中,物业发展部分收入为2211.4亿元,同比下降25.0%,主要由于按照销售合同约定的交楼限期,须在报告期内交楼的面积减少,报告期内安排的交楼面积同比减少25.8%。公司实现毛利润为人民币772.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0%;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270.6亿元,同比下降49.0%;股东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149.2亿元,同比下降51.6%;核心业务利润为人民币303.5亿元,同比下降44.8%。公司2018年实现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1.12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