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创中国云时代到引领AI创新,阿里巴巴做对了什么( 八 )

技术与产品之间的巨大鸿沟

熊彼特说:“所谓创新,就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

再前沿的技术,倘若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就无法产生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创新,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创意。

王坚一直跟金榕说,我们应该学习SRI(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因为“那里的基础研究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不仅创造出了最好的理论知识,还能把技术变成产品,产品收益再反哺到学术。”

可现实是,这些加盟阿里的科学家多为学界出身,精通基础理论,却缺乏业务理解和工程实践经验,所以难免低估了技术与产品中间的巨大鸿沟。

因此,科学家们在融入阿里巴巴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一段磕磕碰碰的磨合期。

金榕加入阿里后,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优化聚划算算法,目标是提升GMV(商品交易总额)。

团队很自然地把低价商品排列在搜索和推荐结果的前列以提升成交量,却忽视了对业务本质的理解——低价固然刺激购买,可是也让目标用户群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