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科技公司一旦不以研发为中心,就如同失去了灵魂( 二 )

忙碌的工作、生活节奏,倪光南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提出面访请求时,他感到为难,“最近都要在外出差,开会或企业研讨,几乎没有在北京的时间。”直到深夜不被打扰时,电话那头的他才讲述起了当年的故事。

筑梦者

因出生在那个炮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倪光南打小就怀有一个强国梦。17岁那年,他考入南京工学院,接触了无线电技术,后在1961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后文统称计算所)工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外对大型计算机采取禁运策略。“倪光南告诉采访人员,我国正是为研发制造自己的大型计算机,才成立了计算所专门进行相关技术的综合性研究。

20世纪60年代,计算所推出了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19,而倪光南便在这一研发团队中。也是从这时起,他走上了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创新之路。

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只能处理拉丁语系文字信息,倪光南意识到,这给中国计算机向民用级别普及带来很大的难度,“中国人要想灵活使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就要让计算机能处理汉字才行”,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始专注于汉字信息处理的研究及成果转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