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科技公司一旦不以研发为中心,就如同失去了灵魂( 五 )

“35个人,启动资金130万元,500平方米的办公用地,就是计算所公司的所有。”倪光南以“总工程师”的身份,带着自己的团队和联想式汉卡方面的技术成果加入计算所公司。

1985年5月,适用于PC机的第一型联想式汉卡一经成功开发,也顺利应用普及。让倪光南深以为傲的是,联想式汉卡的自主研发,推动了计算机在我国的民用领域普及,更推动了联想公司的从无到有。

倪光南说,“把科技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工贸’道路”是当时中关村非常流行的口号,他认为产学研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科研人员带着成果‘下海’创业,更有助于实现成果转化,解决产业化等问题。”

然而,联想在1996年提出了优先发展销售贸易,后做加工生产的“贸工技”策略,将技术研发的优先级降低,这让坚持“技工贸”的倪光南无法理解,这便是广为人知的“柳倪之争”。

最终,倪光南无奈离场。面对采访人员,谈及此事,他仍会叹气。离开了计算所公司,重返计算所研究员的位置上,倪光南仍坚持一件事——自主创新,他认为从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品,进而实现产业化的产学研式的发展,才是中国未来的高新技术企业要走的一条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