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漳州奋力赶超谱新篇( 二 )

城乡面貌沧桑巨变。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3.2平方公里增加到67平方公里,2018年全市城镇化率59%。至2018年底,全市铁路运营里程66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95公里,普通公路通车总里程11960公里。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漳州110、首发“315”维权热线等6项经验做法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影响力”案例。2017年被列为全国12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之一,与近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比利时英博、日本矢崎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漳州。

人民生活蒸蒸日上。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997元和18186元,分别是1949年的383倍和280倍,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的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对历史最好的庆祝,就是书写新的辉煌历史。”邵玉龙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漳州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四个着力”, 奋力当好“四个先锋”,谱写富美新漳州建设的新篇章。

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活静态资源,当好“机制活”的先锋。机制活则满盘活。漳州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要在高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体制机制掣肘,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把各种静态优质资源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的竞争力。对内重在放权赋能,做优环境,激活资源,形成“叠加效应”。对外重在打开大门,扩大开放,引入资源,形成“鲶鱼效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