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漳州奋力赶超谱新篇( 三 )

着力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建设工业新城,当好“产业优”的先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围绕省委于书记明确对漳州提出的“加快建设工业新城”的目标定位,我们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当前漳州发展的主要矛盾,突出工业引领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透过工业促全局。”邵玉龙表示。

着力精准脱贫、补齐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当好“百姓富”的先锋。漳州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每年办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平衡性协调性。一是持之以恒抓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和稳定提质三年行动。二是聚焦短板惠民生,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着力补齐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突出短板。三是创新治理保稳定,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和智能化建设为重点,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稳“六大专项行动”等行动。

着力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做到“表里如一”,当好“生态美”的先锋。漳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提升,用心守护漳州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优美的田园风光。一是强化问题导向,重拳整治污染。坚持问题发现在平时、解决在当下,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整治污染问题。二是强化系统思维,深化标本兼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一体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是强化生态理念,建设美丽家园。把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产业培育等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进城乡建设,打造碧湖、荔枝海、香蕉海等“五湖四海”示范项目,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