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带你理解央行的数字货币( 三 )

智能卡存储电子货币,在我国应用不多,银联、银行曾经推出过类似的卡产品,但未见普及。这种产品涉及“圈存”的动作,即从银行账户中把钱取出来,存入这卡智能卡中。这样,现金就以不记名的形式存储于智能卡中,可以插卡脱机交易。

可见,这智能卡和银行卡完全是两码事,银行卡的卡片里面不存储货币,银行卡只是作为我们联机接入银行账户的技术手段而已,我们的钱是存在银行的金库里,并不存储于卡片中(所以银行卡丢了没事,重办一张即可)。而智能卡电子现金,钱就存在这张卡片里面(技术原理类似交通卡,但交通卡不被视为智能卡货币,因为是单用途的,因此是地铁公司的预收款),所以智能卡可别丢了,卡丢了钱就丢了。这一交易方式不流行的原因很多,包括设备复杂、圈存麻烦等,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不如联机的银行卡来得方便。

而直接存储于电脑设备中的电子货币,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现金。比如,在网上买东西,可以直接把数字现金发送给卖方,以完成支付,这和银行存款转账一样,完全电子化,电子支付,听起来就很方便。

但很明显,电子现金,不管是智能卡,还是存在电脑里的真正的数字现金,都存在一些风险,比如可能会被复制。如果加密算法被破解,不法分子把以电子信号形式存储的电子现金复制了几份,它的财富就可以翻倍增长了,或称“双付”(又称“双花”,double spending)风险,即一笔现金复制了后,可以用来支付两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