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少了这根“尖刺”,你发现了吗?( 三 )

超音速是谁的功劳?

但正是因为空速管通常被放在机鼻这个存在感极强的位置,并且几乎“机机必备”,出镜率极高,关于它的谜之传说也就流传开来了。

但其实空速管的唯一作用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测量空速。

要想突破音障进行超音速飞行,可不是空速管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发动机和飞机整体气动外形一起配合,细长机身、后掠翼、超音速翼型等设计才是降低阻力的关键。要真说“突破音障”,还是要靠尖尖的机头。

歼20少了这根“尖刺”,你发现了吗?

尖机头,细长机身,三角翼,超音速妥妥的!(图片来源:pixabay.com)

现在的新式战斗机已经采用尖头设计,进气道放在两侧或腹部,尖头有利于减小阻力,进行超音速飞行。

但早期的超音速战斗机还采取机头进气的方法,机头圆钝,比如下图这架米格-21,这种机头阻力较大,它如何突破音障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