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由定位理论引发的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思考( 二 )

对我来说,受到的第一个触动是,它引起了我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以及底层逻辑方面的一些思考。

经济研究从“亚当·斯密问题” 开始,一直驱动这个学科发展。在亚当·斯密之前,还没有经济学学科。那时,他在格拉斯大学教道德哲学,被一个英国传统贵族请去当家教,后来当了英国财政部长的家教。

正是这次家教训练,让他有机会从苏格兰高地走向欧洲大陆,见到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现象。

于是,他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一些地方人民过得好一点,有一些地方人民过得糟糕一点?富裕地方的人财富收入、生活标准很高,而很多穷地方的人是很辛苦的。

经济学开始被这个问题驱动。全世界这么多国家和地区,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过得好一点,但为什么有一些地方如愿了,有一些地方没有如愿?这是经济学的根本问题。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自己的成名作《国富论》,给出了一个答案,是一个经济学理论——“分工”。

人民过得好一点的地方,不是因为力气出得很多,不是人有三头六臂,而是因为富裕地方的生产力高。由于他们分工细致,导致专业化,让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每一个机构、每一个地区都专注于一个事情,效率的提升超出想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