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由定位理论引发的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思考( 三 )

《国富论》开篇就讲英国工厂的故事,当时的服装需要针扣缝上,这个针虽然简单但却是很重要的用品。这个产品如果不分工做,一个人一天只能做一两枚,但进行分工后,效率直接提高了2400多倍。

这是亚当·斯密当年观察到的,所以拉开贫富差距的要害是分工。一旦分工发展起来了,经济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分工以后,人们更专注,熟能生巧,中间产生的浪费很少;更重要的是知识可以专业化地、大量地积累起来,然后武装到人的生产。这就是分工理论。

今天,我们看到当代经济已经不是亚当·斯密看到的工厂内的简单分工,它已经变成行业、城乡、地区,甚至细化到产品内。

什么是全球供应链?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可能在一家工厂里完全完成,都是全球组织供应。一个想法、一个专利、一个配件、一个零件、一个色彩,是在全球组装在一起的,这是我们今天的生活。

举个例子:

今天这个会场的半岛酒店,一开门就有门童,职责就是站在那里,对门负责。通过“站”,站出了高于中国农民的收入。但你回到乡下这样站着,是不会有收入的。这是什么道理?因为城里人有钱,有钱才能请得起管门的。城里人为什么有钱?因为城里分工细致,生产力高度发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