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互联网“黑话”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五 )

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同时,阿里推出了“微淘”,成为其营造私域流量空间的战略举措。其实,追根溯源,首次明确提出“私域流量”概念的也应该是阿里巴巴CEO张勇。在2016年1月召开的阿里巴巴管理者内部会上,张勇表示:“我们既要鼓励商家去运营他的私域空间,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所有业务团队去创造在无线上的私域空间……”

3. 发展期

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是私域流量的发展期。之所以在这个节点爆发,可能有两个原因:

其一,阿里的获客成本在2016年急速攀升,到了2017年依然处于高位;京东的获客成本也在2017年暴涨。其二,云集、拼多多等基于微信的电商平台开始崛起,社交平台上的流量红利肉眼可见。2017年,拼多多的获客成本依然保持在6.64元的低位,相对2016年的3.68元只是略微上涨(图2)。

一文看懂互联网“黑话”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图2: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获客成本分析

一面是流量费上涨的压力,另一面是微信平台上依然存在的流量红利的诱惑,先知先觉的淘系玩家开始入场。微信有11亿用户,淘系有6亿用户,5亿的用户差额自然是商家必争之地。另外,对比淘系激烈、透明的商家竞争环境,微信更容易形成封闭的社交群落,更有利于“闷声发大财”式的品牌孵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