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戴维斯家族投资致胜的10大原则9大检查清单(15)

到了80年代 , 美国战胜了通货膨胀 , 商品价格回落 , 谢尔比又换了主题 , 削减了在硬资产上的投资 , 因为利率的下降 , 最好的利好对象就是金融 。

道理很简单 , 利率代表着资金成本 , 玩钱的行业也是做生意 , 只要是生意 , 赚钱的本质就是成本越低 , 利润越高 。

所以 , 谢尔比购买了金融类资产 , 比如:银行、券商和保险 。

而且他对于金融业极为看好 , 根据凯利公式的指导 , 下了最大的注——在金融类股票投入了40%的资金 。

他认为不仅是保险股 , 金融股大部分都是隐形成长股 , 虽然没有科技股那样的快速增长 , 但回报相当喜人 。

确实 , 关乎吃喝拉撒睡的生意是最恒久的生意 , 但是 , 它们谁也离不开货币这个东西 。

90年代后 , 谢尔比和其子克里斯又盯了老龄化的主题 。

二战后 , 在1946年~1964年美国出现了婴儿潮时期 , 大概有7800万在这个时间段出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