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选择回国:“北大有自由”( 八 )

2016年,国发院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如今的北大学生,对于农村几乎是一无所知的,每年夏天,学院都会组织学生到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去看一看。第二年,学生可以出国交换。对于学生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这些都是潜移默化会有用的”,姚洋说。

在国发院,强调问题导向的研究。国发院的基因源于八十年代的发展所和体改所,这给了国发院关注现实的根基,并形成了代代相承的传统。姚洋说,“国发院大家都想来,更想来的是既想做学问,同时又想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

身为教育工作者,姚洋是博雅教育的支持者,“中国总是要有一两个这样的学校,他的任务不是培养‘人材’(善于完成工作任务的人)“。“这个世界得有一些人,他出来之后就天马行空,北大当之无愧,必须是一个”。姚洋认为,较之创业,北大学生真正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成为各行各业的思想家、领军者。

“作为院长,我觉得给我们的老师们提供一个平台,给每位老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因为每个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所以一个学院这种所谓学科的发展是不可能计划的。”“ 我们的策略就是招最好的人。最好的人有最好的平台,我们最后的发展实际上是靠我们的人来定义。”作为中国经济研究重镇国发院的掌门人,姚洋这样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