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债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 为何房企利率仍处高位( 三 )

据华泰证券研报统计,2019年8月-12月,地产债总计到期量达2106亿元,其中8月-10月单月到期金额较大,是偿债高峰月。

美元债方面,压力同样不小。根据Wind数据,境内房企在2017年、2018年的海外债券到期额分别为212.65亿美元、246.47亿美元,2019年这一数据猛增至475.66亿美元,房企偿债压力陡增。此外,2020年和2021年的海外债券到期金额分别为339.76亿美元和467.02亿美元,债务压力仍将持续。

债务重压之下,发行美元债成为部分房企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美元债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就整体而言,今年的发债利率仍要远远高于以往。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份,内地房企合计发行的144只美元债平均利率为8.99%,2018年可计算的122只美元债平均利率为7.42%。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表示,美元债并非完全用于“借新还旧”。虽然7月份有限制美元债融资的政策明确指出,今后不允许房企增发美元新债,仅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但事实上政策并非一刀切,特别是有许多此前已经审批通过,却未能全部发行完毕的美元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