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走红的新茶饮品牌,为什么越来越像?(13)

为了避免被抄袭,奈雪的茶加大了在专利申请上的力度。

“目前奈雪80%的专利集中在外观和设计专利上,还有奈雪的腊梅毛峰、栀子花茶等少量茶的专利,接下来我们会加强专利上的投入。”王依说。

同时她也承认,茶饮行业没有太多壁垒,也无法避免产品同质化,唯一的壁垒就是跑得足够快,在原料、工艺和技术上,保持独特性,持续创新,不断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公司每月都会挑选一种当季的新鲜水果,搭配一支不同的名优茶推出新品。烘焙方面,上新品的频率大概是1到2个月不等。”

奈雪的茶面向的主要是20岁-35岁的群体,他们也在思考,十年后这个群体是谁?他们的喜好和消费习惯是什么?王依认为,经营品牌的关键是要让持续创新突破成为习惯,并保持偶尔的新鲜感。

除了创新更考验综合运营能力

各大茶饮品牌越来越雷同,但是不是抄袭很难界定。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指出,各家都在做一些创新,也相互模仿,很难把它定义成抄袭。譬如喜茶原本做的是茶饮,现在增加了面包,这是一种正常的发展行为。另外,不排除一些品牌有营销传播的可能,也不是恶意攻击,最终可能带来了更好的传播,在粉丝中产生更强烈的营销效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