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拐点已至,行业进入存量时代?( 七 )

韩国的信用卡起源于1980年韩国国民银行发行的“国民卡”,但在初期,信用卡并没有实质性进展,直至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引发了韩国金融危机。

为了提振经济,韩国政府极力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即由出口导向型转变为内需驱动型,因此,政府大力扶持被看做能带动消费的理想金融产品——信用卡,并在1998-2001年的短短3年内到了一个发展高峰。

随后,信用卡滞付率(类似不良率)不断攀升,2003年信用卡危机爆发,同年9月,韩国信用卡总数超过1亿张,信用不良者数量超过300万人,占当时经济活动人口的18%,主要信用卡公司坏账率高达13.5%,几近破产。

相似的信用卡危机在中国台湾(2005年前后)、日本(2003年前后)、美国(2009年前后)都曾出现过。危机原因也都具有共同性,即危机爆发前夕,为了拉动经济,放松监管引发的消费信贷滥用和行业无序竞争,叠加上下行的经济周期,个人的债务危机传导至发卡机构,引发整体的社会风险。

4

回到我国的信用卡行业上,国外信用卡业务的创新和危机,为我国信用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创新借鉴和危机的防范化解经验。在当前信用卡发展逐渐降温的情况下,创新的产品和业务模式能够带领企业跨越周期,实现快速发展。对此,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