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刘慈欣,危险的郑渊洁:童话故事里有什么“理所当然”?( 十 )

回看《烧火工》,故事最大的危机只出现在开头——萨沙心爱的女孩得了绝症,这个看似异常严重的问题却被萨沙和烧火工顺利化解了;在故事的结尾,萨沙尽管非常爱女孩,没有她活不下去,却还是毅然抛却了个人的幸福,接任了烧火工的工作,承担起了为人间带去光明的职责,萨沙这一举动也被烧火工称为“懂得爱”。也就是说,主角在寻求小爱的道路上最终获得了大爱,收获了更大的幸福, 整个故事建立在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胜利的基底之上,显得非常确定,顺理成章。而事实上,许多童话的有趣之处正建立在不确定和危险之中,就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所写的那样,爱丽丝进入奇境后,经过一番变大变小,觉得很难解释自己是谁,因为她已经不是原先的“她自己”了,主角连自己究竟是谁都无法确认,又如何能对成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爱与奉献——感到理所应当呢?也许只有“不理所当然”,童话才能更富童趣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