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划算与拼多多的相爱相杀( 六 )

如果非要从底层去分别剖析拼多多与当年的聚划算,相同且不同。

同样是以拼团撬动更高性价比,实现流量聚集;但不同的是,整体大环境的变化。

2015 年 6 月,淘宝开始重拳打假;同年 11 月,京东宣布关停拍拍网,众多被“五环内”抛弃的低端供应链流出,并大量转向拼多多平台,刚好衔接上“五环外”的升级需求。

红米、荣耀、vivo、OPPO 等品牌从线上线下双线动作,掀起了三至六线城市的换机潮。智能手机完成在下城市场完成了快速普及。

同时,微信借着智能机普及潮快速成为了国民应用,并借由春晚红包将移动支付借由社交快速打入下沉市场,最终为拼多多提供了低成本流量实现快速崛起的土壤。

于是,面向下沉市场的供给、需求两侧才真正被激活。

我们此前多次分析过,拼多多在微信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并成为参天大树背后的逻辑,与其游戏化的交互逻辑是分不开的。

但顺势而为在“五环外”的成功,对于拼多多而言显然不够,拼多多到了要“造势”的时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