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商业化走向何方?小度率先给出答案( 五 )

理清了这一点 , 似乎更能理解小度商业化的阳谋:智能音箱只是小度的硬件载体 , 占领入口的方式 , 百度对于小度的寄托在于打造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 从智能音箱的补贴战 , 到亿元开发者支持计划 , 再到小度的商业化尝试 , 无不是沿着既定的目标拾级而上 。 特别是今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传递出的信号 , 再度印证了这一点 。

比如小度助手5.0的发布 , 引入了全球领先的全双工免唤醒能力 , 实现了免唤醒词连续对话之外 , 还在“拒绝反应”方面有着关键的技术突破 , 即小度知道什么时候该应答和执行任务 , 什么时候只需要听着 , 不搭话、不反应 。

智能音箱从“唤醒词时代”进入到免唤醒的阶段 , 注定是语音交互持续升级的标志性事件 。 正如自动驾驶领域L1—L5的分级 , 语音交互存在同样的进化过程 , 好比说L1阶段只是特定环境下的语音对答;L2阶段可以识别出当事人和环境 , 进行个性化的交互;L3阶段可以进行拟人化的输出 , 包括说话的语调、风格、姿态等等 。 顺着这样的逻辑 , 全双工免唤醒能力可以说是语音交互的重要一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