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侧记( 四 )

“西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补短板,补齐优质品种、短缺产品、生态环境的短板,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要增效益,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地板’,大力推进节本增效和适度规模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激发农村活力,增加发展动能。”西充县农牧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围绕这个思路,西充县围绕“东桃西橙、南薯北禽、中部粮油”的总体布局,科学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在品种结构调整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错季柑橘、有机粮油等品种;在种养结构调整中,以种定养、以养配种,按照土地载畜量和特色产业布局确定畜禽养殖规模。为实现产业互促共融、成链发展,西充县除了建设川东北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外,还建成多扶、橡胶坝农产品加工园,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27家。

成片成链,提升农业效益

按照“三网配套、生态修复、循环利用、质量提升、环境保护”的要求,西充县大力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新建高标准农田30万亩,全县农村道路畅通率、农田灌溉率分别达到90%、80%以上。西充县还成功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等带动型农业主体2150家,并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返乡农民创业园、脱贫奔小康产业园等为载体,持续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园区建设,建成百科、明和、茂源、嘉和兴等万亩亿元示范区20个,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