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干湿垃圾”,这些城市的垃圾分类,让人长舒一口气…( 七 )

而据深圳市城管局介绍,近年来,深圳坚持“大分流细分类”的工作思路,对产生量大、产生源相对集中、处理技术工艺相对成熟稳定的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厨垃圾实行大类别专项分流处理,根据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性质以及回收利用途径的现实情况,要求居民对玻金塑纸、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废旧家具、废旧织物、年花年桔等进行细分类。

此外,不同城市区分“干湿”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以北京为例,据媒体报道,2017年,北京市启动垃圾分类“大小桶”试点,实行干湿分离,部分小区原来的“厨余”“可回收”“其他”三个大桶,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桶;2018年,北京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也提到,本市垃圾分类将实施干湿分开。

不过,2017年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中,将生活垃圾分为“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五种,仅是鼓励“湿垃圾”(滤出水分后的厨余垃圾)与“干垃圾”分类收集投放(而上海是直接将“湿垃圾”与“干垃圾”作为独立的分类)。北京小区常见的绿色垃圾桶上仍标注的是“厨余垃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