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如何像李彦宏一样冷静地用英文回应冒犯?

7月3日,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正在演讲的李彦宏遭遇了不速之客的冷水“偷袭”。他愣了三秒之后,回以一句:“What’s your problem?!”随后他迅速重新调整状态,淡定将意外化解:“AI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前行的决心不会改变。”

知识点:如何像李彦宏一样冷静地用英文回应冒犯?

这一插曲立即引发全民热议。在网络围观者的眼里,有的看到了“李彦宏得体的应对”,有的看到了“网民卑劣的狂欢”,还有的看到了“异见表达者的哗众取宠”。无疑,在这样一场专业的科技大会上出现如此一幕,其中的戏剧性、冲突感实在有太多可以解读。而抛开这些带有价值判断的意见,今天探讨一个科学问题:为什么在紧急场景下,人会想到用英文回应呢?

知识点:如何像李彦宏一样冷静地用英文回应冒犯?

有人可能会说这跟李彦宏留学背景有关,但其实这种反应背后实际上确实是存在心理依据的:人在情绪激动时使用非母语会让语言的杀伤力变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