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阔斧再造营商环境,探讨外资为何瞄准成都( 二 )

一头担着城市的发展,一头担着企业的未来,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是城市参与全球合作的核心竞争力。

2019年一开篇,中国多地政府就相继召开会议或出台文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硬举措,帮助市场主体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寻找“确定性”机遇。成都确定了“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的工作主题,拿出了自我革命的勇气,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大刀阔斧再造营商环境。

半年时间过去,两个“成都之问”犹在耳畔——为什么很多世界500强企业不把中国的总部、主要的生产基地、先进的科学研发基地放在成都?为什么成都没有产生在全国,更不用说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当《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重新观察成都深入采访,发现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着变化。

找差距:倾听声音,直面难题

这段时间,成都市委市政府派出的调研团队频繁地去企业,与代表们面对面开座谈会。座谈会很简单,大家坐下来就直奔唯一的主题——谈问题、提建议。

座谈的对象既有外资企业代表,也有初创企业的代表。英特尔(成都)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希望开通成都至马来西亚槟城航线,希望得到更大力度设备进出口奖励政策支持。拜耳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建议完善海关系统的证件查验系统,提高特殊通道清关的效率,如兽药产品。宝利根(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希望加大对技术改造和市场拓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企业存在的问题和诉求各不相同,调研队伍都记录了下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