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猛兽困于港交所( 五 )

雷军曾经形容小米早期的打法像游击队。

从创立之初起,小米的模式就是:八位联合创始人各自分管几块业务,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组织架构只有三层:联合创始人—部门负责人—员工。小米曾经受益于此,但这种灵活高效的打法在此后慢慢遭遇瓶颈:部门协作困难,过度倚重负责人的能力等。[2]

事实上,早在2016年的低谷时期,雷军亲自回归一线抓手机业务时就开始尝试提拔年轻干部,当时的销售与服务部成为试点,效果不错。

于是,2018年9月13日那个下午,雷军发出了第一封内部信,小米“成年”后的组织架构调整就此拉开序幕。

这次调整包括:新设集团组织部和战略部,将原来的四大业务部重组为十个新业务部门,部门总经理直接向雷军汇报等等——他们大多是80后,平均年龄38.5岁,在小米的平均供职时间为5.9年。调整之后,小米集团总部职能被加强,刘德和王川两位合伙人回归总部,更多发挥大脑作用,年轻人在一线业务阵地被重用。

“没有老兵,没有传承。没有新军,没有未来”,雷军在那封内部信的结尾写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