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课程开发才能上好“游学课”( 二 )

如何保证孩子在游学过程中真正学有所获?

省教科院副院长赵雄辉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研学旅行基地标准、研学实践课程标准、研学实践指导老师标准,由旅发委制定专门的承担研学旅行旅行社服务标准,并进行公开评审,挂牌展示。所有基地和旅行社既要有准入机制,也要有退出机制,每年执行问责制度,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奖优罚劣。“基地课程必须具备革命传统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自然生态、国情教育、国防科工六大板块中的一项或多项。”

收费方面,要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并逐步走向常态化。要有研学旅行专项财政补助,对特困人员的子女实施费用减免政策。建立研学旅行活动收费动态管理机制,避免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

培养研学旅行专业人才

“研学导师”方面,赵雄辉认为,可由省级教育科研部门牵头制定研学旅行指导教师从业标准,其必须具备教育教学、旅行组织、安全应急等专业知识。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育人需要,强化研学旅行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其辅导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每年定期安排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继续教育,打通业务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渠道。同时设立培训奖补机制,如纳入国培计划,加快研学旅行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