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创之后,声音社交还有未来吗?( 八 )

显然 , 这些商业模式都极大地依赖于用户黏度和深度绑定 , 而这与声音社交的“弱关系”属性又是从根本上相悖的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如果无法找到新的玩法和付费模式 , 声音社交将始终在速生速死的深渊里徘徊 , 更不可能扛起“打倒微信霸权”的大旗 。

既“独”又“群”:这届年轻人的社交还有救吗?

有人说 , 不相见 , 亦不相念 , 是这届年轻人社交的最佳打开方式 。

既然年轻人们如此肆意又薄情 ,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相信 , 声音在给陌生人社交带来新的可能性 。

它不再像传统的陌陌、探探一样目的性很强 , 被“YP”污名化 , 而是成为一系列泛娱乐内容的载体和“放大器”;也不像ZEPETO互动与陪伴感低 , 和微博、豆瓣一样“无撕不欢” , 因为即说即走 , 无人揣度 , 更无需顾忌 。

那么 , 在今天 , 声音社交有没有可能新的突破?我们已经看到 , 一些技术的“彩蛋”正在成为改变声音社交生态的变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