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两次做手机失败是种什么体验?周鸿祎心里最清楚( 三 )

2012年5月,周鸿祎曾联合一些小厂推出360特供机,试图狙击刚起势的小米,但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在于无资本捆绑导致协同性差,以及未组建自己的手机团队,本质上是一群乌合之众拼凑出个松散联盟。他吸取了360特供机的教训,2014年12月底联合酷派卷土重来,资金、团队均到位,摆出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但这只是做手机成功的必要条件。

由于主打安全这一差异化卖点不受用户待见,360手机开始效仿小米改走性价比路线,的确获得了一定的人气和口碑,但由于死磕性价比的千元机市场杀红眼,加上迟迟没有填补线下市场的空白,导致其未能成为“迷你版小米”,始终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年出货量仅为500万台,而手机行业真正上牌桌的门槛是1000万台。

回顾360手机过去4年半的发展历程,其曾两次制定小目标,但均被残酷的现实狠狠打脸。

第一次是2016年4月,彼时那场纷纷扰扰的乐视、酷派、360三角恋已过去半年多,360手机团队告别动荡,走向发展正轨,周鸿祎提出要努力在3年内把公司做上市,即在2019年4月之前上市。只可惜,360手机不仅没有打包进上市公司360,反而一步步滑落深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