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画凤”奔小康( 二 )

这是青堡村移民搬迁所在地的山间小平原,只见一幢幢飞檐白墙的土家小楼星罗棋布;青翠欲滴的漫山茶园波浪起伏;多条平整的乡村公路,如金色丝带飘动。

“以龙凤为点、恩施为片,在扶贫搬迁、移民建镇、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先行先试。”2013年初,一场旨在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探路子的综合扶贫改革壮举,在武陵山深处的恩施市龙凤镇推进;286平方公里、7.1万人口的龙凤镇,成为国家综合扶贫改革试点。

6年过去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农村田园景象“雕刻”在武陵山腹地。千百年困守深山的土苗山寨,迎来了决胜贫困奔小康的春天。

“生活有了大变化”

在湖北恩施州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文林的相册里,珍藏着这样一幅照片:一条险象环生的山间峡谷间,五六个村民正抬着猪蹚过湍急的河水……1993年秋,这组《路在何方》的新闻图片由文林拍摄并在《人民日报》刊发后,引起极大关注。

当时,每到年底,村民要卖“任务猪”,怎么把猪运出去?“只能把猪捆好,由几个人抬着过河出山。刺骨河水冻得人直哆嗦,卖一回猪,回来都要病一场。”今年54岁的青堡村易迁户刘大国记忆犹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