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画凤”奔小康( 四 )

5月18日一大早,采访人员一行从龙马村前往青堡村采访,沿龙马集镇至青堡的盘山公路一处挂有“龚大爷土特产”的吊脚楼格外引人注目。

房主龚延祥今年79岁,老两口刚从山上打猪草回来,正在房前忙着准备猪食。“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我们现在养了100多只土鸡子,还有两头猪。10亩多山地全部栽上漆树,每亩有1500多元的生态补偿奖励资金。我们建起香菇大棚,发展了3000个菌棒。还有农家光伏发电,今年收入能过3万元。”见到采访人员,龚延祥眯着眼睛高兴地说,“现在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羊肚菌煮腊肉、腊猪蹄炖硒土豆、爽口蕨菜、杨梅酒……在青堡村花枝客舍农家乐,来自武汉、重庆等地的游客大快朵颐。客舍主人陈兴德不停地往火锅里添加新鲜羊肚菌。“这菌菌,在我们那里可要好几百块一斤哦,不怕把你吃穷了?”游客们打趣道。“菜是自家种的,酒是自家酿的,放开吃,敞开喝。”陈兴德笑声朗朗。从高山搬下来,住进易迁小区,陈兴德过上了好日子。

产业链上拔穷根

“轰隆隆,轰隆隆……”4月24日,天气晴朗,在龙凤镇龙马村抹茶基地,20余名工人操作4台采茶机分头分块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