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多个聊天机器人凑一块聊天,结局会是什么?这个比赛也许有答案( 二 )

把多个聊天机器人凑一块聊天,结局会是什么?这个比赛也许有答案

图2/5

由于机器人群聊比赛在国内尚无先例,因此,在赛事筹备、规则制定、评估标准等方面务必会面临诸多思考。为了了解赛事的举办初衷,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专门采访了本次赛事的组织委员会成员,也是赛事的主要发起人和评测方案的主要制定人,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张伟男副教授,具体采访内容如下:

1)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举办赛事的初衷是什么?

机器人群聊的形式最初是刘挺老师在首届社交机器人论坛时,提出的一个构想,用来评测多个机器人在相同对话场景下的群聊中的会话智能程度。后经由刘老师和我的多次讨论,并细化了评测的方案,在评价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专委会社交机器人工作组的张洪忠老师和黄民烈老师也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2)群聊场景对于人机对话技术而言有何特殊之处?

由于以往国内外在人机对话方面的研究都是「一对一」的形式,即对话的一方是机器人,另一方是人,并使用一套评价指标针对一个机器人和人之间的对话进行评测,这可以看作机器人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的独立评价,然而由于对话天然具有多轮的属性,对于相同的初始输入,不同的机器人对话的过程不同,因此很难保证不同的机器人在完全相同的对话上下文中进行评测。而机器人群聊的形式是一种完全新颖的机机对话模式,机器人面对的不再是人,而是多个机器人,它们之间会共享对话上下文,对话的过程也更加考验机器人对于对话上下文语义的理解能力和回复对象的选择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