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作者马伯庸谈《长安十二时辰》的“前世今生”“在历史的夹缝中,找到一些小人物”( 五 )

问:怎么看你的《三国机密》《长安十二时辰》与历史的关系?

答:我的小说只是把历史知识点用更好、更有意思的方式传达给大众,这是关键,我觉得,没必要端着架子说。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他们一定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载体,去了解历史,要么是一本精彩的小说,要么是一部好看的剧,让大家对某个时代产生兴趣,愿意往更深处去了解的人,可以借这个契机去学习。文艺作品就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历史入门的钥匙。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要‘内外兼修’”

问:小说的最后围拢在“守护长安”这样一个命题,尤其是里面的人性价值观让人记忆深刻。对此,你有何考量呢?

答:任何一个小说最早考虑的绝不是情节或者人物,最早考虑到的一定是它的主题或是情怀。从情怀生出人物,从人物再展开情节,这是小说创作的规律。写《长安十二时辰》,首先面对的就是我想表达什么思想,其实有很多选择。最终,我觉得这个故事一定是现代化的故事,它讲的一定是现代人所关心的,也就是守护,而且守护的是平民,不是那些高官贵族。主题我最后定下来就是——守护这座城市,守护城市里这些普通人。根据这个主题,我衍生出相关的人物,让这些人物自己走起来,人物走起来衍生出相关的故事。这就是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