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坝上大师云集的岁月(二)( 五 )

笔者儿时,闻宥的小儿子闻辂是天竺园、鲁村一大群小屁孩拥戴的“头头”。至今,闻辂教授清晰记得“千里寻父”的路线图:

从上海坐火车到南京,转车到徐州;在徐州雇架子车,摇摇晃晃到开封;从开封再坐骡子拉的大车,颠颠簸簸到洛阳;从洛阳坐火车到潼关,换掉了手中的伪币,终于离开沦陷区。然后乘陇海线火车,经宝鸡入川。一路上,看到日伪军警对可疑分子搜身,用刺刀挑开皮箱,任意辱骂殴打中国同胞。

一个月,从上海到成都,闻氏兄弟读懂了那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铭记下了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

叁高朋满座 外国学者爱住闻宥家

华西坝上,五大学抱团,坚持延续中华民族的文脉。闻宥主持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岁月,是他学术成果累累的巅峰时期。他发表了《论民族语言系属》《民族语中同义词研究》《羌语比较方法》《摩些象形文之初步研究》《倮罗译语考》《评托马斯南语-汉藏边区一种古语》等学术论著百余种,赢得了国际声誉。该所的学术刊物《华西协合大学文化研究所论丛》和《华西协合大学文化研究所集刊》,被认是中国同类刊物中最杰出者。为此,他受聘为法国远东博古学院通讯院士、联邦德国德意志东方文学会会员、土耳其国际东方研究会会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