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减肥”,效果咋样( 三 )

“减”的是哪些法人?“压”的是哪些层级?

采访人员了解到,法人方面,不少企业将压减工作与处僵治困、去产能、结构调整等改革工作结合起来。例如,中国石油将非主营业务、同类业务、僵尸企业、特困企业、停业歇业、无发展前景和低效无效等法人纳入压减范围,重点清理退出3年连续亏损、资不抵债、壳公司、年营业收入小于1000万元的亏损企业等“四类”法人,3年来累计压减法人614户。国资委数据显示,在被压减的央企法人单位中,约六成是无盈利企业,其中超过一半是亏损企业。

层级方面,不少企业将压减工作与强化管理相结合,提升管控水平。例如中铝集团对管理层级长的重点企业实施战略重组,对中国铜业、云铜集团、云冶集团实施一体化管理,管理层级整体提升一级,机构精减36.8%,机关管理人员精减比例23%,运营效率明显改善。

“三年压减工作消除了‘臃肿’,央企整体面貌明显改观。”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说。

一企一策

——采用工商注销、破产清算等多种方式,百万员工合理安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