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有望跨越仿真—现实鸿沟( 四 )

其也预示着新一轮人工智能的重大变革,而混合模型,正是这场变革的第一步。之后,所有的分析模型都将面临“下岗”。

通过机器人在现实环境中收集到的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这一方法也被称为“端到端训练”(end-to-end training)。其正缓慢但坚定地照进现实,在诸如关节式机械臂、多指机械手、无人机,甚至是无人驾驶汽车中得到应用。

或许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工程师将不必再“告诉”机器人如何走路、如何抓取,而是让机器人利用自身收集得来的数据,进行自我学习。

不过,现阶段其也存在一定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优化可扩展性,以确定“端到端训练”是否可以扩展用于引导拥有几十个致动器的复杂机器,譬如类人机器人、制造工厂、智能城市这一类大型系统,进而用数字技术帮助人类切实地提高生活质量。

《自然》观点文章称,对人类来说,当脑中对未来行动的思路越清晰,这个人的自我意识能力也就越高。现如今,机器人已经在学习的路上更进一步,其不仅是一次具有实际意义的突破,让某些工程性劳动得以解放,还标志着科学家们已开启了“机器人自主时代”。(科技日报北京7月9日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