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通途 蜀道不难( 二 )

宝成通途 蜀道不难

2009年5月8日,一列旅客列车即将通过宝成铁路新109隧道。

(新华社发) 巍巍秦岭,雄壮宝成。

1958年1月1日,身披彩带的火车头一声长鸣,宝成铁路全线通车典礼在成都火车站举行。破秦巴天堑、畅千年通途,宝成铁路建成通车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嗟叹成为历史。

从浓烟滚滚的蒸汽机车到风驰电掣的动车组,从宝成铁路时速40公里到如今西成高铁时速250公里的风驰电掣……这条北起陕西宝鸡,途经陕西、甘肃、四川3省19市,绵延600多公里的中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在秦巴天堑间书写着蜀道变通途故事。

电气化改造势在必行

宝成铁路始建于1952年7月份,时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当时流传的一句“油房沟站没有油,黄牛铺站没有牛”便是这一现状的写照。

但是,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再艰巨的工程也要完成,作为连接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动脉,宝成铁路建设刻不容缓。据介绍,为了建设宝成铁路,曾动用了中国新建铁路一半左右的劳动力,以及五分之四的机械筑路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