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电子病历,很可能是AI审查过的( 四 )

但是,像协和医院一样能够在病历质控方面投入人力物力的医疗机构并不多。在传统的病历质控模式中,医院质控组工作人员大概3-5人,他们逐页翻阅,前后对比查找病案中各项缺陷。一份病案从数十页到上千页不等,检查一份病案的时间也有长有短。

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人员配置完全无法满足医疗机构病历质控的需求。目前,国家质控标准要求质控专员人数与医院床位数比超过1:50。如果按照每家三甲医院开放 1500 张床位计算,所需的质控人员应为30人。但能够达标的医院屈指可数。

以中大医院为例,在使用 AI 系统辅助质控前,中大医院质控专员仅4人,人均每日的质控数量是5-8份病历,实际高质量质控占比不到10%,大量病历未能质控。

AI 助力,从形式质控到内涵质控

“这个系统我们已经盼了十几年,终于在2018年有了成果。”一直以来,史亚香都期待一个能够提高病历质控效率的产品出现,但市场上病历质控的产品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形式质控,并不能达到希望的效果。

AI病历质控的应用填补了国内病历内涵质控的空白,也满足了史亚香对于病历质控产品的期待。

推荐阅读